景點特色
鹿港最獨特魅力在歷經歲月的沉澱,鹿港老街是具代表性一條時光廊道,引領走進300多年前「鹿港飛帆」,商船頭行、大小盤商聚集的歷史場景,至今仍保存精美古宅門第與縱深街屋,再乘著觀光旅遊的浪潮,進駐多采店家,撐起強大的吸引力,召喚人潮,探訪昔日的歷史風華,並體驗逛街尋寶的驚喜。
鹿港老街泛指瑤林街、埔頭街,是台灣第一個被指定的古蹟保存區,清乾隆嘉慶年間,鹿港已然是兩岸間物資轉運中心,瑤林廣場當年還是河港,為商旅、貨運、南來北往的輻輳中轉地,並沿著溪河形成熱鬧的聚落,而老街建築的特色就在前方設店舖,後方臨河道,供船隻靠岸卸貨,住商合一。
滄海桑田,港口淤積,歷史重心轉移,老街奇蹟式地被時光凍結,並在爾後開發腳步進逼下,引起重視,啟動保存。如今人們走在曲折的紅磚巷弄,欣賞華美的磚樓院落,灰瓦、甕牆和福州杉木門、窗櫺與門聯等,蘊藉的古韻,讓人遙想昔時商貿興榮與落地生根後孕育的人文情懷。
瑤林街掀開了鹿港最繁華的扉頁,卻也是最短古街,只有30公尺,街上「合和行」,是當年最大船頭行,擁有大型船隊與對岸貿易,今已轉型,但後廳堂、廂房仍保留當年書法名家的墨寶,傳承人文精神。
合和行對面「合德堂」,從馬背入口大門與圍牆,可見當年豪宅氣派,山牆上綠色琉璃窗櫺,牆面有精美祥獸、花草、葫蘆等裝飾,還有做為「讀書樓」的閣樓。緊接著相似古宅,門上馬背頂著「三槐挺秀」,傳遞書家門第,出將人相的懷抱,同樣無法入內參觀,最有名「半邊井」,一半井在牆內,一半牆外,洋溢里仁共享的人情味。
瑤林街往前過轉角就是埔頭街,有多處曲折走勢。阻擋「九降風」長驅直入,並防禦盜賊。與瑤林街大戶人家不同,埔頭街都是小型船行,各家獨立經營,街屋造型較樸素、簡單,但同樣為福州杉打造的門面,方便拆卸門板,以利貨物進出。
整條街都是閩南傳統建築中,鹿港公會堂的和洋建築也象徵歷史的轉折,其原是清乾隆年間廈郊行商集資在碼頭興建的「萬春宮」,日據時期,鹿港溪淤積,港口功能不再、神祇遷出, 1928年改建「公會堂」,現在轉型作為藝文展覽館。
緊鄰的「南靖宮」小而巧,為清乾隆48年 (1783) 福建漳州南靖地區移民興建,神龕內關公神像是230年前由南靖關帝廟奉請而來,在鹿港眾泉州移民中,紀錄著漳州人來過,也是鹿港第一座祭祀關公的廟宇。
作為當年商貿第一街,鹿港老街不老,依然是夢想的舞台,街屋九成以上轉租經營,其中不乏百年歷史傳承的糕餅、麵茶、烏魚子和工藝等,還有注入新意的點心、美食、咖啡、茗品,更有金、錫、玉石和木雕、陶瓷、捏麵人等工坊、藝品店,各式各樣文創紀念品琳瑯滿目,服飾、鞋子、雨傘和遊戲台等也進駐,並供作民宿、文史工作室、藝術中心等,讓遊客追古懷舊,也感受鮮活的煙火氣息。
【花琬茹/拍攝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