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點特色
要尋找古老鹿港繁華的一頁,一窺昔日富家巨賈的居家寓所,不能不深入步步傳遞著詩情、畫意與傳奇的鹿港金盛巷,這彎彎繞繞紅磚巷道,也被稱為九曲巷而家戶喻曉,蘊藏著鹿港獨特的老靈魂,引領走進另個時空,著名的亮點有十宜樓、意樓、慶昌行等,一些庭院深深深幾許的百年古厝,也被修復成民宿、品茶館和陶作坊等,再活出第二春,提供不一樣的沉浸式的體驗。
金盛巷位於鹿港中山路南段後方巷弄,由北往南走訪,多從民族路163號與167之間的巷口或185號與187號間進入,才踏進紅磚巷沒走幾步,就宛如進入時空膠囊,從熱鬧市街中瞬間游向另個安靜的歷史時空。
鹿港在清朝發跡,曾是兩岸間物資轉運站,泉州、廈郊富商紛紛來設立分行,兩岸商人絡繹不絕,累積了財富後、落地生根,形成聚落。乾隆、嘉慶年間,台灣各處還是荒煙蔓草,鹿港已是號稱十萬人口的繁華城市了,金盛巷如其名,凸顯了這地段可是富商巨價的重要聚集地。
九曲巷的迂迴錯綜,是最能代表移民先軀者,運用智慧,馴化東北季風降臨,沿海颳起的狂狂九降風,並可以防止盜賊長驅直入的設計。九曲、九降中的「九」,都非真正數字上的意思,是寓意著很多;如迷宮般的九曲巷保留了最古韻,一踏進來,風不再呼嘯,世界靜謐了起來,過去文人賦予極詩意形容,名之「曲巷冬晴」,是昔日「鹿港八景」。
從九曲巷北端走訪,首入眼簾是百年古厝修復成的民宿,還有品茶和陶藝空間等,讓人看到老建築的新生機,接著走,仰頭看到碧綠鏤空花磚和紅磚巧妙砌成一道空中走廊,連結兩側房舍,就來到傳說中的十宜樓,橫廊與底下巷道形成十字,也稱「走馬樓」。是昔日鹿港廈郊最大行郊「慶昌號」所餘古建築。
相傳建造十宜樓是為邀請騷人墨客相聚吟詩、品茗、望月。有「宜琴、宜棋、宜詩、宜酒、宜畫、宜花、宜月、宜博、宜煙、宜茶」之說,亦有稱十是象徵什麼都適宜,鹿港竹枝詞「九曲巷中風不到,十宜樓上士閒吟」,傳遞鹿港的文化底蘊,「鹿港八景」中亦有「宜樓掬月」的形容。
十宜樓在200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,是鹿港典型的長條街屋,連通到中山路的正門,今已經完成文化資產修復,「兩間四進一天井」的格局,從中山路正門走進,映入眼簾是古色古香的樓井、彩繪,典藏陳家蒐藏的祖先畫像、皇帝聖旨等古文物,呈現大家族的氣派和風華,後半段才以天橋的形式橫空越過金盛巷連接另片房舍,成為遊客必訪的十宜樓。
十宜樓旁左側二樓有防禦建築「銃櫃」,是巷道防禦工事,銃櫃的牆面設有三個銃孔和兩個瞭望口,可以居高俯視街道動靜,銃櫃下方是一排陶甕。
九曲巷南端的意樓,也被雅譽是最富詩情想像的景點,亦可從中山路119號右轉進入,從高牆窄巷中抬頭,乍見楊桃綠葉掩映、光斑交錯的圓花窗,這定格的視角讓人想像飛馳,衍生尹娘夫婿進京赴考,臨走前在牆邊天井栽下桃樹,尹娘獨守空閨,「見樹思君」的淒美故事。其實,意樓原名「天譴室」,亦是「慶昌」的閣樓。
意樓圓型花窗由磚瓦砌成,精緻又典雅,造型由葫蘆、古錢相間而成,葫蘆諧音祈求幸福,古錢企盼生財。這棟慶昌古樓也經民間自力完成修復,搜藏著慶昌行的家族故事、古文物等鹿港歷史的點滴。
金盛巷內還有傳承百年油飯、龜粿等傳統米食,縣府「老屋點燈」計畫鼓舞,不少人也用心投入保留鹿港元素、轉型經營,接續歷史生命,處處亮點,並可串連走訪和興青創基地、丁家大宅等文化景點。